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movingimagetoys.com
邮 箱:admin@aa.com
“每只老鼠,鼠口夺粮每年会损失人类9公斤粮食。绿色”这是生态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著名美国环境史学家约翰·麦克尼尔认为老鼠吃掉了全球五分之一的综合谷物总量。
在中国古代,防控有一种税收叫做“鼠耗”,成效鼠耗,显著顾名思义就是鼠口夺粮老鼠造成的损失。鼠耗作为田赋之外的绿色附加税,税额是生态非常高的,有些朝代高达20%!综合
鼠类不仅危害水稻、防控玉米、成效小麦等粮食作物,显著也危害果树、鼠口夺粮蔬菜等经济作物,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物灾害,同时也是鼠疫等疾病传播的媒介。可见,“鼠口夺粮”事关粮食生产安全与人类健康问题。
12月5日,2024年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班,在花城广州举办。鼠害防治专家学者、全国31个省份植保系统代表等100余人相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鼠害监测与防控新技术、新经验、新方向。活动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下简称“省预警中心”)承办。
观摩鼠害防控新技术
亲眼见证捕鼠好效果
时至冬日,北方已大雪纷飞,广州却依然天气暖和,和风习习。当天清晨,参会人员首先从黄埔区乌涌码头,坐船来到大吉沙岛观摩广东鼠害绿色防控示范区。
在采收过的稻田现场,大家零距离观察了解了环保新型毒饵站、生态治理、以猫治鼠、TBS(围栏捕鼠)等综合防控措施的捕鼠效果。
在TBS围栏的捕鼠装置里,大家惊奇地发现已有一些老鼠“入瓮”了,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并兴致勃勃地询问TBS的建造成本、捕鼠效果、注意事项等问题。
TBS围栏技术观摩
现场展示的小包装毒饵技术,也引起与会人员极大兴趣。该技术利用害鼠具有拖毒饵包进洞穴摄食的行为,结合广东地区多雨情况,制作20-30克小包装毒饵,投放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该方法可延长毒饵保持时间和提高防效,减少杀鼠剂对水体的污染。
现场展示的小包装毒饵
据悉,近年来我国通过多措并举推进,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药药械处副处长张帅介绍,一是农区鼠害发生面积稳步降低。“十三五”末鼠害发生面积比“十二五”初减少5000万亩,全国鼠害重发生面积控制在4000万亩以内,鼠害防控挽回的粮食损失逐年上升。二是监测体系初步构建。目前鼠害监测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各省区市。三是治理思路日臻完善,持续推进“护产业、保生态、健康宜居”的新时期农区鼠害防控目标。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药药械处副处长张帅
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夏长冬暖,光照、雨量充沛,农作物种植多元化,鼠料丰富,环境适宜,造成害鼠全年发生、密度高、作物受害重。
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农区鼠害防控工作,突出抓好鼠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等。省预警中心副主任黄忠革表示,广东切实抓好农区鼠害监测预警,开展传统夹夜法监测、TBS(围栏捕鼠)监测和物联网智能监测,开展农区鼠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小包装毒饵、毒饵站灭鼠等绿色防控技术,广东还率先在全国建成规模最大的TBS,这为保障广东粮食安全、实现“鼠口夺粮”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预警中心副主任黄忠革
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
杀鼠剂正确使用有讲究
褐家鼠是全球数量最多、危害最大的鼠种,有伴人类而居的习性,适应性强、破坏力大、繁殖力超强,我国除了西藏,全国各地都能安居。近年来褐家鼠呈种群密度上升、发生程度加重态势,农业农村部也高度重视,去年将其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管理。
会上,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勇,专门介绍了褐家鼠的防控技术。他提及,褐家鼠有两个典型的摄食行为学特性,可加以利用进行有效防控。一是其有较强的“新物回避”习性。它们对新放置的食饵不立即取食,也不随便进入诱捕器,要作一、二天的观察、试探。故放置诱杀器物后,不宜轻易移动,免增疑忌。二是具有社会学习性。在有血缘关系的老鼠家族成员中,它们会相互传递食物信息。抗凝血剂毒饵,老鼠取食半天或一两天后,才出现不良症状,这时已是中毒中晚期;这就利于早期尚未有不良反应的老鼠,在其家族中相互传递毒饵食物信息,提高灭鼠效果。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勇
此外,对于杀鼠剂的使用,王勇提出以下三点来提高防效:正确使用抗凝血灭鼠剂毒饵;定期轮换使用灭鼠剂;定期监测鼠害抗药性水平,发现害鼠出现抗药性立即更换灭鼠剂。
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鼠害技术规范化待提升
广东积极推行哪些鼠害绿色防控技术,成效如何?省预警中心社会化服务科科长黄立胜具体介绍了示范推广的生态治理技术、以猫治鼠、TBS技术、小包装毒饵技术、毒饵站灭鼠等技术,构建广东省农区鼠害TBS防控技术体系,从而有力提高农区鼠害绿色防控水平。
省预警中心社会化服务科科长黄立胜
其中,在广东各地应用广泛的新型毒饵站,针对广东及南方地区雨水多的情况进行了改良升级。其可离地固定,在底部加装两个脚铁,阻挡毒饵外溢,防止雨水冲刷浸泡,毒饵不易受潮霉变,提高毒饵利用率和害鼠取食率,对人畜禽安全,并减少杀鼠剂对水体的污染。
环保新型毒饵站
当前,我国通过规范引导、基础夯实和产业扶持三管齐下,促进AI全方位深化发展。青岛清数生态文明研究院副研究员韩立亮指出,应用AI技术研发农区害鼠识别模型、物联网智能监测设备等,可强化鼠情监测智能化,提高防控水平。
如何实现更长久的灭鼠效果?无锡开立达实业公司总经理丁立则介绍了新贝奥生物(植物源)灭鼠剂,产品通过独特的抗生育、抗凝血作用,可从根本上来降低害鼠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会上,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冯志勇做了《华南农区鼠害防控技术研究四十载记事》,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王登做了《农区鼠害管理策略、挑战与前景》主题分享,对农区鼠害的研究防控工作提出了策略建议。
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冯志勇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王登
做好鼠害科学防治工作,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生、农村环境安全的重要一环。对此,张帅强调接下来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化鼠情监测智能化,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做到治早治小治了。二是强化防控技术绿色化,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在防控方式上,组织实施统一灭鼠,并集成多样化绿色防控技术手段。同时加强新药研发,尤其是加强高效低毒绿色生物源农药的推广应用,减少对化学药物的依赖。三是强化人才队伍专业化,提升服务农业农村的能力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是鼠害监测治理的核心。最后是强化技术规范化、标准化力度。目前中国鼠害标准只有2项,明显偏少,未来要加快鼠害监测与治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撰文:黄丽豪
来源:南方农村报